在 2025 年 5 月的印巴空战中,歼-10CE 一共击落了三家印度的阵风战机、一架米格-29、一架苏-30,再加上一架无人机。
它凭借霹雳-15 超视距导弹(射程超过 200 公里)和电子战系统,将对方压制得死死地,展现出强大的信息化联合作战能力,结果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少讨论热潮。
不过,自从印巴空战结束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,现在再看看歼- 10CE 的表现,好像和当初大家满心期待的感觉不太一样了。到目前为止,这款飞机不仅没能引起大规模的热销,连之前看起来挺稳的埃及订单也有点悬了。
面对这种形势,亚洲防务安全网这个网站从外部观察者的角度,对歼-10C系列的成长历程做出了点评。
他们认为,这架飞机已经从“中国版F-16”演变成了能够开创全球空战新境界的半隐身战斗机。
这个评价说得也不算太偏激,毕竟翻看歼-10系列这些年的进步历程,的确展现出一个普通国家四代机的典型成长轨迹。
那会儿,全球四代机技术已经挺成熟了,可咱们的歼-10还刚刚起步,那个时候我国的航空技术积累不算太深,直到得到国际航空大国的帮助,尤其是拿到先进的航空发动机以后,这款战机才算真正开始成形。
不过,接下来挺长一段时间里,歼-10一直靠俄制的AL-31FN发动机撑着,发展挺吃力的。后来,歼-10的设计也开始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,可整体表现平平,没有啥特别突出的突破。
到了歼-10C这款机型,情况完全不一样了。这是四代半战斗机,不仅换装了国产的涡扇-10B发动机,还真正摆脱了对进口发动机的依赖。
这是个关键性的突破,代表咱们在战机的核心部件上实现了真正的动力自主。此外,歼-10C还借鉴了部分歼-20采用的五代机技术,这一下子把它的潜力激发得淋漓尽致,性能上限也大大提高了,与之前的型号相比明显拉开了差距。
现在再细看,歼-10C 最吸引眼球的地方,嘿,是它的航电系统,特别是那套探测距离能超过200公里的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。有了这雷达,霹雳-15空空导弹才能把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光靠这一点,即使不搭配整个战术体系,就算是单挑,歼-10C 也占了不少便宜,甚至还能轻松压制那些因为雷达尺寸有限、功率不足的“阵风”战机。毕竟,“阵风”的雷达受限于机头直径,功率受到很大限制,探测能力天生就比不过歼-10C。
要说的就是,很多人都没太注意到歼-10C在隐身能力上的努力。虽然它的隐身水平比不过五代机那样的顶尖,但在座舱和进气道这些主要反射源上做了不少巧思,把雷达反射面积缩减了一个档次。
这点在实战中已经体现出了作用:歼-10CE 在发射霹雳-15E导弹的时候,没有被印度的预警机提前抓到,充分证明了它在隐身性能上的提升有效果。
整体来看,歼-10CE 这款装备表现得相当不错。要是单独卖的话,基本上能满足普通国家的国防需要;要是搭配先进的作战系统一起出口,空战射程能达到150公里,战斗力更是猛涨。
就价格而言,歼-10CE的平均卖价还不到一亿美元,基本上只有欧美中型四代半战斗机价格的一半,对于那些与咱们政治关系不错的国家来说,这样的性价比,实在是挺有吸引力的。
至今,歼-10CE还没能在更多市场上露面,说白了,有两个主要原因。
一来,时间还不够久。像战斗机这种级别的军事装备,即使有实战表现作后盾,性能再好价格也很有竞争力,要在几个月内就搞定大批的出口,绝对不太现实。
就拿巴基斯坦当初买歼-10CE来说吧,一方面,美国不给他们提供F-16V,还挡死了他们升级F-16CD的计划,让他们陷入了两难境地;另一方面,还得应付印度接收“四代半”阵风战机带来的压力。就是在这么紧迫的情况下,他们花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才做出购买歼-10CE的决定。
再说说韩国的 K - 9 自行火炮,现在卖得可火爆了,很多人都眼馋。可从它第一次出口到土耳其拿到订单,到第二次真正打开市场,差不多过去了十五年左右的时间。
所以说,无论歼-10CE有多厉害,像孟加拉国、印尼这些潜在的买家,也都得花上至少一整年的时间来准备和谈细节,根本不可能说上个月刚刚在战场上展现了实力,这个月就直接成功出口了。军售本身就有这么个节奏。
换句话说,歼-10CE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,还得经历更长时间的积累和反复洽谈,几个月一两年的小成绩,并不能成为评判它未来潜力的唯一依据。
第二,歼-35这款高端隐身战机的出现,给歼-10CE的市场带来了不少压力。其实,“阵风”之所以能卖得那么火爆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欧洲短时间内没有成熟的五代隐身战机供选择,那些想引进欧洲战机,抵制美国影响力的国家,也就只能在“阵风”和“台风”这两个之间做抉择。
但是我们国家可不一样啦,中国已经明确打算把歼-35大规模推向国际市场。
像巴基斯坦、埃及这些国家,他俩对先进隐形战机的需求挺高的,四代半的歼-10CE 在实际效果上已经感觉稍微有点落后,不如直接投入买一款拥有五代隐身技术、能抗衡F-35 级别的歼-35E,反而更划算点。
之前有人透露,像埃及这种国家,之前在筹措歼-10CE的资金上遇到点难题,但如果转向买歼-35E,就能得到海湾一些富裕国家的经济援助,因为后者有望打破F-35的垄断局面,战略地位明显更高。这样的选择对埃及来说,肯定更有吸引力,估计会重新考虑他们的采购打算。
“Defence Security Asia”这个观点给咱们提供了个外部的视角,认为歼-10系列从无到有,慢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技术路线。而且还觉得歼-10已经达到了中国四代半战机的最高水平,真是实现了“飞黄腾达”。
也许因为歼-10CE问世得比较晚,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太多展示实力的机会,但它对歼-35E等后续出口机型的推动作用可谓不言而喻。不管是技术积累、市场经验,还是用户的口碑,歼-10CE都在为咱们国产战机的出口打下基础。从长远来看,它最终一定会为国产战机出海事业带来丰收的成果。
#热问计划#
658金融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